“2025年雪域雄鹰培育计划”走进涪陵
7月25日,“ 2025年雪域雄鹰培育计划·昌都市中学生赴渝研学三交活动”第四天,40名西藏昌都的学生代表受邀来到涪陵区,开展“走进 816 工程,传承三线精神”主题研学活动。
上午,学生们来到世界首座水下博物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在专业讲解员的引导下,学生们先后参观了岸边陈列馆和水下参观区,系统了解了白鹤梁的历史沿革、水文价值与文化内涵,近距离感受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
通过先进的水下观测技术,大家清晰看到了题刻群中历代文人墨客的书法艺术与水文记录,深刻感受着古人对自然的探索精神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生们参观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活动主办方供图
随后,研学团前往 816地下核工程遗址,开启重温三线建设历史之旅。在这里,学子们通过实物展示、场景还原和影像资料,详细了解了工程从 1966 年大会战到 1984 年暂停建设的艰辛历程。当走进高 79.6 米、深入乌江江底 30 余米的最大洞室,亲身感受老一辈建设者在艰苦条件下,为国防安全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奋斗场景时,大家深受触动。
作为重庆市第十一批援藏工作队与昌都市教育局主办的计划内援藏项目,“雪域雄鹰培育计划”以西藏自治区成立 60 周年为重要契机,通过组织西藏昌都优秀中学生赴渝研学,旨在增进两地青少年的了解与情谊,为夯实民族团结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青春活力。作为“雪域雄鹰培育计划”的重要一环,“走进 816 工程,传承三线精神”主题研学活动持续深化渝昌两地文化交流,让来自西藏昌都市的 40名学生代表跨越千里,通过研学之旅在渝昌两地“交往、交流、交融”中汲取成长力量。(刘敏)
责任编辑:杨耀文
踩一下[0]
顶一下[0]